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在柱脚底的二次灌浆应用中,增加了柱底盘与混凝土基座之间的变化间隙,使其与底板紧密接触,对称传递承载力,保证了结构的安全。
混凝土、骨料(或无骨料)是一种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减水剂、矿物掺合料等原料经大规模生产制成,具有有效等级的干混合料。放水搅拌均匀后,具有流通性好、微膨胀、无假凝、无泌水率、承载面合理等特点。
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具有质量稳定、工期短、成本控制、工程施工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柱地脚螺栓、工业设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维护抢修工程、港口物流轨道安装工程、各种钢筋混凝土加固、防水渗漏和高速公路修复。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一下柱脚掌常见的施工步骤:
1、混凝土柱基础处理
(1)混凝土基准面坐浆清除。
(2)提前清理柱底布面下表面(灌浆接触面积)的锈皮和油渍。柱底布局可保持清洁,无需油漆,增强滑动摩擦。
(3)注浆前2小时,混凝土柱混凝土基座表面湿润,但无存水。
2、混凝土柱组装调整
(1)柱安装到位并进行调整。
(2)增加临时垫块,给予临时固定不动。
3、模板支撑
(1)柱调整进行模板支撑,临时垫块和液压千斤顶也应支撑模板支撑围护结构(可采用聚酯泡沫)。
(2)模板座应严格支撑,避免跑浆。
4、拌和
(1)混合材料罐,严格执行合格证书要求的推荐用水量。一般每次一袋(25公斤),需水量为3.5kg,也就是说,水泥浆的比例是14%。在符合流动性要求的情况下,需水量可在3.5-4.0kg范围内变化(或以合格证书要求为标准)
(2)先将要求使用的水倒入桶中,然后将约一半的材料(12.5kg)将其放入桶中,混合约10s,然后将剩余的一半混合在一起。二次搅拌时间一般应控制在60s以内。
(3)搅拌可以用手钻和自制叶子进行。搅拌时,叶片应沿桶附近缓慢移动,搅拌时叶片的位移不应提到液位以上,以防止气体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