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
以一定的压力(0.1~0.3MPa)在缝隙腔内引入高粘度、高强度曼卡特修补砂浆;
①间隙检查:间隙大小在0.1mm以上,表面无渗漏可选用静放补胶解决。
②裂缝修复:清洁必须工程施工的区域,切割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确保外观干净干燥,用酒精或甲苯清洁缝隙的浅表面和密封面。
③粘贴补胶底座:底座装配顺序从下往上;平面图可以从一端逐渐安装,双孔可以一个一个安装。座椅的安装间距为300毫米左右。
④密封缝隙:使用专用密封胶或其他耐候胶密封必须加入的缝隙,注意要完全封闭好,在缝隙顶部预埋观察口。
⑤密封检查:对封闭缝隙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漏气口,检查是否漏气,可沿封闭缝隙擦拭吹泡泡水,试透气,看吹泡泡是否被吹。是的,如果确认漏气,需要补充密封胶;不,说明密封性能好,可以补胶。
⑥混胶:将修补砂浆按出厂规定的比例配制,混胶尽量多用多少,很少配以防消耗。
⑦注浆:将准备好的胶体溶液吸入注浆器中,将注浆器安装在底座上进行注浆。注浆时间一般为0.5~1小时。具体来说,注浆器中不跑胶、预埋观察口出胶是标准。如果注浆器中的胶体溶液需要在注浆后重新注浆。
⑧拆卸灌浆器和干固保养:灌浆后立即拆卸灌浆器,基座用堵塞堵塞,干固保养24小时后才能拆卸基座和密封位置。
⑨粘贴碳纤维布:拆下基座,用封箱胶抹平,并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粘贴在混凝土表面,起到封护强化的作用。
该方法适用于0.1mm≤裂缝宽度≤单独间隙、贯穿性裂缝及其蜂巢状部分偏差的1.5mm静止封闭和加固。
4、压力注浆法
在一定时间内,用较高的压力(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明确)将修补裂缝的灌浆料压入缝隙腔内;
①清除:详细检查分析漏水情况,确定灌浆孔的位置和间隔。清洁必须施工的区域,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确保外观干净。
②钻孔:利用冲击电钻等钻孔工具沿裂纹两侧进行钻孔,钻头直径为14mm,钻孔视角宜宜。≦45°,打孔深层≦结构厚度为2/3,打孔必须越过缝隙。但是不能将结构打爆(壁后注浆外)打孔与缝隙之间的间隔≦结构厚度为1/2。打孔间隔20cm~60cm.
③埋嘴:将灌浆嘴(又称止水针)组装在钻孔较好的孔中,用专用内六角扳手拧紧,使灌浆嘴周围与打孔之间没有间隙,不跑浆。
④填缝胶:用封箱胶对缝隙表面进行封闭处理,目的是在灌浆时不跑浆。
⑤注浆:用高压灌浆机向灌浆孔注浆有机化学高强度灌浆材料。建筑立面的灌浆顺序是从下往上;平面图可以从一端逐渐进行,双孔可以一个一个进行。当邻近的孔刚开始出汁时,保持工作压力3~5分钟,就可以停止这个孔的灌浆,重新注入邻近的灌浆孔。
⑥拆开嘴:注浆结束后,确定有机化学浆体已经干燥固化,可以去除露出的注浆嘴。清洁溢出的注浆液。
⑦密封:用封箱胶对注浆口进行修复、密封处理。
⑧粘贴碳纤维布: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具有封护强化作用。
该方法适用于解决大中型结构贯穿性裂缝、混凝土工程蜂窝状严重缺陷及其深度和蜿蜒性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