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材料应以高强度材料为石材,以水泥为粘合剂,配置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成分。在施工现场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灌浆材料具有自流性强、硬度快、早期强、强度高、无收缩、微膨胀、@、无害、无老化、零污染水质及周边环境、自密性强、防锈等优点。在工程方面具有质量稳定、成本控制、工期缩短、使用方便等特点。
大型灌浆材料施工阶段形成的大部分间隙为温度裂缝,一方面是灌浆材料完成后水胶比高造成的内外温差过大;另一方面,结构的外部约束和灌浆材料质量点之间的约束阻止了灌浆材料的收集和变形。灌浆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大,但抗拉水平较小。因此,一旦温度应力超过灌浆材料可接受的抗压强度,就会出现裂缝。这种间隙的宽度一般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损害结构强度,但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灌浆材料特性:
•塑性膨胀和硬化期膨胀的双重作用保证了合理的承载面(EBA)超过90%,对称传输载荷;
•流动性大,不泌水,不离析;施工简单方便,质量好,数量好;
•早强、高强、灌浆2小时后,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
•不腐蚀钢筋,耐油渗,耐久性好。
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明确的施工技术标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体系。灌浆前应有施工组织计划或施工技术计划,并经批准。
2、混合器具、灌浆设备、模板和维护物品应在灌浆施工前进行准备。
3、除符合现行标准《混凝土机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的有关规定外,模板支护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周围的水平距离应保持在100mm左右;模板顶部标高不得小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②钢筋混凝土改造加固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和排气孔,灌浆孔直径不小于50mm,间隔不超过1000mm;灌浆孔和排气孔应高于孔的更高处50mm.
施工工艺
▲拌和
1、混合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应根据商品所需的需水量放水。
2、水泥基灌浆材料应机械搅拌。搅拌时,必须加入2/3水搅拌约3min,然后加入剩余水搅拌,直至对称。如果AGM-340产品有实际搅拌规定,应按其标准进行搅拌。
3、搅拌地址应接近灌浆地址。
▲地脚螺钉锚注浆
1、锚固地脚螺钉施工技术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清除孔→②清理孔内储存的水→③11消除螺栓表面的油渍和锈迹→④插入螺栓进行调整和固定→⑤混合AGM340灌浆材料→⑥浇制→⑦保养→⑧安装设备
2、地脚螺钉成桩时,螺栓孔的水平误差不大于5mm,垂直偏差不大于5mm〬。螺栓孔壁应粗糙,孔内应清洗干净,无灰层、油渍等杂质,灌浆前用水浸泡8-12h,以消除孔内储存的水。当环境温度小于5℃时,应采取措施加热,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