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强度灌浆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安装、加固和修复工程中。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满足进口设备的需要,中国开始开发灌浆材料,并于1977年成功开发,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冶金设备的安装中。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灌浆材料的技术性能逐步提升,其技术性能已达到国际水平。在灌浆材料的使用中,从机械设备安装的传统二次灌浆发展到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和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结构加固修复工程,由于其特殊性,高强度灌浆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往往要求加固修复效果好、工期快、施工方便。因此,灌浆材料的要求是其流动性、膨胀率、早期和最终强度以及凝结时间。
1.1流动度
世界上表示材料流动性的方法有三种,即流动度法、漏斗法和坍落度法。它们的边界值是:流动度法的边界值≥240mm;漏斗法流出的时间范围为(8)±2)s;坍落度法的边界值≥25cm.目前,我国普遍采用流动性法来测试灌浆材料的流动性能。为满足灌浆施工自流要求,灌浆材料的流动性必须大于240mm.国外灌浆材料流动性指标,更低规定为240mm.如果没有必要的流动性,狭小的空间无法填充,也无法达到充分填充的效果。无论其他性能有多高,对灌浆工程都毫无意义。因此,灌浆材料的流动性是评价灌浆材料质量的首要条件。
灌浆材料的流动性随着加水率(用水量/干料重量)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如果加水率过高,就会出现泌水现象,降低抗压强度。灌浆材料加水率的可调范围应在1%以内。
灌浆材料的流动性随着停放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灌浆施工中,应不断用竹劈来回拉动灌浆混合物,以保持其流动性。
1.2膨胀率
膨胀率是灌浆材料的第二个主要技术指标。灌浆材料必须具有适当的膨胀性能,效果,灌浆材料必须具有适当的膨胀性能。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规定灌浆材料119-88d垂直自由膨胀率为0.1%~0.6个月剩余垂直自由膨胀率大于0%.05%。
1.3抗压强度
在结构加固修复中,一般希望有较高的早期强度,以便尽快投入使用。灌浆材料1d更低抗压强度应大于200MPa.目前国内常用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指标一般为R1≥30MPa,R3≥40MPa,R28≥60MPa.1.4.无论是修补加固工程还是设备基础灌浆,都要保证灌浆材料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强度,才能达到一体化的目的。
灌浆材料与光面钢筋的粘结强度一般应大于或等于6MPa,与螺纹钢筋的粘结强度一般应大于或等于30MPa.1.5.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是影响施工进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加固修复工程,往往希望强度越快越好,即最终凝结时间尽可能短。但初凝时间不宜过短,过短容易降低混合物流动性,影响施工作业和灌注质量。
灌浆材料的初凝时间一般为4h终凝时间一般在5左右,h左右。
2高强灌浆
为了充分发挥灌浆材料的技术性能,保证结构加固修复工程的质量,在灌浆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