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抗浮混凝土是一种用于防止结构物在地下水等浮力推动下起伏过大混凝土。其相关介绍:
一、承重原理
1. 基本要素
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态里的物件承担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物件清除液态所承受的重力。当建筑物基本或地下结构部分小于地表水时,它会遭受水浮力功效。假如浮力超出结构重量,结构会增加,造成建筑物不稳甚至损坏。
承重抗浮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提升结构自身重量来平衡地下水产生的浮力,保证结构的抗浮稳定性。比如,在规划地下室时,考虑到地表水较高,会产生较大的浮力,应该选择承重抗浮混凝土来提升地下室的结构净重。
2. 计算方法
更先,明确结构的浮力特征值。浮力特征值一般乘于地下水重量(一般为10kn/m3)和更大地表水时清除水的体积。比如,基本底面积为100m2,基础埋深为5m(地表水2m,地表水下3m)的结构清除水量为100×3 = 300m3,浮力特征值为100m3×300 = 3000kN。
再根据抗浮稳定性测算要求测算所需的承重净重。一般来说,结构的自重和承重净重大于等于浮力特征值乘于一个指数(一般为1.05) 1.2)。假定指数取1.1,比如必须承重3万×1.1 自重,通过各种测算来确定承重抗浮混凝土重量要求。
二、材料类型
1. 粗骨料
一般选用密度较高的粗骨料。常用的有石灰石、花岗石等。比如,花岗岩的密度约为2.6万 与一般石料对比,2700kg/m3能增加混凝土的自重。粗骨料的重要粒度也应依据结构特征和施工标准来挑选,一般为5 20mm之间。
2. 细骨料
天然河砂或海砂一般用于细骨料。海砂使用时务必经过处理,以去除盐和别的有害成分。颗粒级配一般控制在2.4 2.8中间,这类细骨料不但能确保混凝土工作性,还能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增加混凝土的自重。
3. 混凝土和掺合料
水泥宜选用P42.5或P52.5等强度等级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在取得充裕自重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特点。同时,为了保证混凝土性能,还能够加入适量掺合料,如煤灰、矿渣粉等。煤灰的掺量一般控制在10% 在20%中间,它能提升混凝土工作性与耐用性;矿渣粉的掺量可达20% 40%中间,可tigao后期混凝土强度压实度。
4. 外加剂
为了确保承重抗浮混凝土性能,能够添加一些外加剂。比如,减水剂可以在不减少混凝土净重的情形下减少用水量,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压实度。一般减水剂的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 2%。引气剂也可以添加。适量引气剂能tigao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渗性。引气剂的掺量一般使混凝土的含气量维持在4% 6%中间。
三、施工要点
1. 搅拌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保证各种混凝土材料拌匀。一般比一般混凝土搅拌时间长300 60秒。比如,应用强制搅拌机时,承重抗浮混凝土,搅拌时间可控制在90秒 120秒。同时注意入料次序,先添加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泥,干拌均匀后再倒入水与外加剂。
2. 浇制浇制时要注意避免混凝土分层剖析。因为承重抗浮混凝土密度大,粗骨料容易向下移动,浇制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500mm。此外,在浇筑过程中,振捣器应振捣密实,振捣间距一般为400 振捣时间为500mm之间,振捣时间为150mm 30秒为宜,确保混凝土充满模版的各个角落,且无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3. 保养因为耐浮混凝土的高密度规定,维护过程至关重要。一般在浇筑完成后12小时内逐渐维护,可采取遮盖塑料膜和草垫的方式进行保湿。维护时间不少于14天,有特殊要求的构件可适当延长维护时间。在维护期内,维持混凝土表层潮湿,有益于混凝土强度发展和特性的提升。